您的位置: 首页  活动预告
 

第十一周文化活动预告

发布日期: 2018-05-07   浏览次数 267


   后五四时代与中国思想学术——纪念王元化教授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07日(周一) 08:30

讲座地址: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二楼王元化学馆

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学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元化简介:

王元化先生(1920—2008年),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湖北江陵,是著名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解放前从事党的地下文艺工作,1955年在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中受牵连,1981年获得平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元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学术史、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文艺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与钱锺书并称“北钱南王”,著有《思辨录》(第三版《思辨随笔》1995年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文心雕龙讲疏》(初版《文心雕龙创作论》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荣誉奖)、《清园近思录》等,有很大的学术影响。


内容简介:

值王元化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学馆及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拟举办学术论坛,纪念这位当代杰出的思想者。会议将围绕着元化先生临终之际思考的问题,即我们今天如何继承五四,又反思五四、超越五四,中国思想学术在新时代如何发展出新论述,展开进一步的研讨。




新监察法的战略意义

主讲人:冯象(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09日(周三)18: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法学院楼408报告厅

主办单位:社科处、法学院


报告人简介

  

冯象教授,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著/译有:《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中国知识产权》,《木腿正义》,《政法笔记》,《智慧书》等。

  


报告内容简介: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从国家监察立法的起草过程、监察制度改革的原因以及监察法的内容和监察立法的精神进行深入讲解。





科技对教育变革的意义

主讲人:Deanna Kuh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教授 )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 09: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逸夫楼一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社科处


报告人简介:

  

Deanna Kuhn 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科学教育专家、课程与教学论学者。她1969年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院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执教,1988年至今于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人类发展系任教授。

  近日,Kuhn 教授获聘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Kuhn教授是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等多个学科的领军人物,涉及领域包括科学思辨能力发展、元认知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发展、基于问题的课程设计等等。她于1991年出版的著作The Skills of Arguments 是非正式推理能力和辩论式思考能力发展的经典文献。除了数本专著之外,Kuhn教授从1960年代至今已经在Cognitive Development、Science Education、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近170篇文章,形成了旗帜鲜明、影响深远的研究派系。


内容简介:

当代科技的革新为K-12教育和成人的终身学习许下了美好的诺言。电脑的使用如何促进了学习?电脑又取代了什么?自动化和个性化是电脑常常被提及的优势,因为电脑可以准确诊断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缺口并有效地填补这些缺口。但这样在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规划时又孤立了每位学生。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能顺应当今被教育学家和用人单位热捧的21世纪能力。21世纪能力强调学生评估和解决新问题、以及和他人共同思考的能力,而非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此次讲座旨在探讨科技革新在教育变革中的意义,以及科技在取代人际交往中的局限。



 Holomorphicisometries with respect to the Bergman metric and uniformization  problems on boundedsymmetric domains

主讲人:莫毅明院士 

主持人:谈胜利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 13:00

结束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 14: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数学科学学院401报告厅 

主办单位:数学系,科技处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杰出数学家,香港大学明德首席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并被国际数学联盟委任为菲尔兹奖评选委员。曾长期担任国际顶级数学杂志《数学发明》等的编委。致力于多复变函数论、复几何与代数几何等领域的研究,解决了包括广义弗兰克尔猜想在内的多个重要的经典数学难题。建立了完备凯勒流形的代数几何化理论和代数几何中的极小有理曲线理论。这些工作使他获得国际上的伯格曼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还为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青年数学家的成长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精准化学2.0

主讲人:田禾院士(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主持人田阳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 13:3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实验D楼207报告厅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田禾,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1996年被批准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12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任多家国际学术刊物的国际编委或顾问编委。长期从事功能染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2016年度法国-中国化学会讲座奖。在国际化学与材料领域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51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58项,SCI他引超过27000次,h指数90。2014年至2017年度在化学领域均是国际高被引用学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报告摘要:

田院士重点围绕“共轭π体系染料结构与荧光功能精细调控”,探索荧光分子机器的表征、发光分子工程与调控、有机智能材料构筑和有机太阳电池敏化染料的创新等,针对功能染料新品种及其关键中间体、高性能有机颜料开发了清洁生产工艺,构筑了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本次报告田院士将介绍精准化学的研究内容,在精准尺度范围内创造具有精准选择性和功能可调控的动态分子体系,并将辅以若干实例进一步理解精准化学概念。他将以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和有机电致发光为例,介绍了光电精准分子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纳米药物及其递送系统的发展现状

主讲人:梁兴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授)

主持人:步文博 教授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14: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 205报告厅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膜分子生物学室获博士学位。2000-2007年期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制剂专委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学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副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纳米生物材料分会副主任。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研究,主要包括生物活性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优化和功能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中的生物机制探索。探索纳米结构的生物学效应,以及设计构建纳米药物,研究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PNAS, Nano Letter, Advanced Materials,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70 余篇,文章引用率超 12000 次。担任《Current Drug Delivery》主编, 《Biophysics Reports》和 《Biomaterials》副主编,《ACS Nano》和《Advanced Therapeutics》顾问委员会编委,《Theranostics》、《Biomaterials Research》等杂志编委,及《Biotechnology Advances》杂志客座编委。


  

报告摘要:

纳米药物作为在药剂学领域中应用的前沿交叉性的新兴科学领域,一般是指将制剂中纳米粒子的尺寸界定在纳米范围,主要包括纳米材料为药物载体与药物自身纳米颗粒两个方面。纳米药物既是国际科学前沿,也是与人类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社会问题,充满了创新的机遇;与传统分子药物相比纳米药物的最大优点在于纳米药物利用自身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容易进入组织或细胞,从而实现疾病部位的有效治疗。纳米药物的自身颗粒比表面积大、链接或载带的功能基团或活性中心多样化, 可以实现治疗与疗效跟踪同步化。纳米载体材料的自身性能优越,便于生物降解或体内吸收,制备纳米颗粒所具有的多孔、中空、多层等结构特性,易于载体或颗粒药物的缓释控制等。利用纳米载体将药物分子主要输送到人体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减少药物分子对正常器官或组织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由于纳米药物用量减少,可以减轻活性药物的副作用,实现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低毒性。目前很多纳米药物可以通过设计制成缓释剂型,改变活性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半衰期,有效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也可以修饰纳米药物表面,通过理化及生物特性控制,将其制成靶向药物。目前广泛接受和发展的基于聚合物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增强化疗药物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递送载体的研发促进了药物的增溶作用, 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特点, 提高药效,然而,包括聚合物在内的纳米药物进入体内后会由于血液、血脑、以及肿瘤等形成的多重生理障碍,影响纳米药物在体内的治疗效果,达不到最初的设计和研究目的。理想的纳米药物载体应具备较低毒性或没有毒性,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适宜的规模化制备及提纯方法以及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因此,如何通过改变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特性,克服体内多重生物屏障,实现靶部位有效药物输送仍旧面临多种挑战。



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语境与所学科意义

主讲人:宋炳辉(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14: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文史哲楼4330

主办单位:社科处,中国语言文学系


  

主讲人简介:

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211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青年委员会主任等。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及翻译文学研究,著有《徐志摩传》、《都市子夜的呼号》、《想象的旅程》、《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视域与方法: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等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赴美、日、俄、德、意等国参加学术会议及讲学。 2014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界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内容简介:

从学术史角度考察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进而观察其与时代文化和学术语境的关系,是理解其核心内涵和阐释潜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译介学理论之所以在在20世纪末的汉语学术中生成并形成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既是中外理论汇通激发的结果,是中国近代以来大量译入实践的意义被重新凸显的产物,也是多学科理论不断更新、视野不断拓展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译介学既是个人性理论事件,也是中国翻译研究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这两个不同层面观察译介学的发生,可以进一步体现它的特点和针对性,显示其在汉语学术中的多学科意义。



沈从文小说的视觉转换

主讲人:黄子平(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  

主持人:罗岗 教授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 15:00

讲座地址: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沈从文在1940年代,对他赖以为生的、已经运用自如的文字媒介,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认为文字“受了历史的腐蚀”,唯美术和音乐方能表达他看虹摘星的幽微心思,但同时又仍然勉力于“用文字来绘画和作曲”。八十年代复出之后,对沈从文小说的电影改编形成热潮,他本人参与(干预)了其中的一部分运作,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意见。在这些转换中,不仅可以探讨不同媒介及其创作主体(作家/导演)的巨大差异,亦可见出当代文化中不同门类的生产机制及其传统的冲突纠缠。更根本的,则是彰显了沈从文的“人性小庙”在当代的坍塌和无以重建。



“关联思维”在欧洲的思想来源及生成语境 

主讲人:刘耘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0日(周四) 16: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文史哲楼4330 

主办单位:社科处,中国语言文学系 


报告人介绍: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负责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文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刊主编。出版学术专著《诠释学与先秦儒家经典之意义生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6年)、《依天立义: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应对天主教文化之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中西文学与诗学关系的实证和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经典重生:先秦儒家意义生成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将出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与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关系、欧美汉学、儒家诗学及中西比较诗学。


  

内容简介:

以“关联思维”来诠释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在西方学界已受到广泛认可,然而这个重要的汉学概念尚未引起汉语学界的充分关注,其思想源头及生成语境仍然晦昧不清。刘耘华教授认为这个概念的直接源头主要是怀特海的机体-过程哲学,卫礼贤、荣格的“个性化”、“共时性”以及葛兰言的“关联性”等观念。讲座分别对这三种来源的基本蕴含做出精要阐述,并就其生成语境中的两个关键因素进行切要分析,指出在特定时空下缔结的这一跨国因缘及其所孕育的思想结晶,兼蓄了中西内外之因,故而具有更为广泛的诠释适用性,但是跨国因缘的缔结,无疑包含了极其复杂的精神与文化心理上的过滤和选择,其转化和生成的深层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深思。



朝鲜半岛问题的特点及趋势

主讲人: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

主持人:沈志华 教授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1日(周五)09:00

讲座地址: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主讲人简介:

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研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2006-2007年Pantech客座高级研究员。曾先后于1994年到1998年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任一等秘书、参赞,2002-2003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参赞,2004-2005年任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曾先后参与了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日内瓦四方会谈,以及关于朝核问题的北京六方会谈,并于2005年在第四轮六方会谈中策划和执笔起草了“9.19共同声明”。自2010年起,兼任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负责博鳌亚洲论坛有关活动的主题议题规划,及论坛相关研究报告的组织与撰写工作。


内容简介:

朝鲜半岛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面对的热点问题,历经缓和与危机的不断往复循环,表现出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相互纠缠。自今年年初特别是平昌冬奥会以来,朝鲜半岛再次出现缓和的趋势。此次半岛内外部关系缓和具有新的背景、表现出新的特点且可能出现新的前景。



Per aspera ad astra: getting light through opaque medium 

主讲人:Vladislav V. Yakovlev教授 

主持人:Prof. Konstantin Dorfman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1日(周五)10:00

讲座地址:理科大楼A814室

主办单位: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Dr. Vladislav V. Yakovlev是德州农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和计算工程和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教授,1990年,他从莫斯科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与Novatec激光系统公司(Novatec Laser System, Inc.)短暂停留后,他在UCSD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和研究人员,开发了光学分子光谱、成像和控制的新工具。Dr. Yakovlev于1998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ilwaukee)担任助理教授,并于2011年迁往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他在主要的科学期刊上发表了150多篇研究论文。他的研究得到了NSF, NIH, ARO, AFOSR, ONR和DARPA的支持。Dr. Yakovlev是OSA, AIMBE, APS和SPIE的会员。他是生物医学光学杂志,Optica和应用科学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分布在光谱学、显微学、成像和传感领域。



回应现代性的后世俗化进路

主讲人:Lori Branch(美国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1日(周五)15:00

讲座地址:人文楼3102会议室

主办单位: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主讲人简介:

Lori Branch,美国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18世纪英国文学、浪漫主义,尤其关注宗教与世俗主义、文学理论与神学关系问题。曾出版专著《自发性的仪式:从自由祈祷者到华兹华斯的情感与世俗主义》(获2007年度基督教与文学著作奖),目前正在写作《后世俗主义的理由:一份反宣言》。

  


内容简介:

近年,西方出现批判现代世俗主义的后世俗主义研究,这些后世俗研究学者推出被概括为“宗教转向”的新思想。在这次讲座中,LoriBranch教授将介绍这一新思想,并提出后世俗研究中的七个重要前提和支柱,藉此帮助听众获得看待文学、艺术和世界的新角度。



“移动”——2018上海青年艺术家第二回邀请展 

开始时间:2018年05月13日(周一)13:30

结束时间:2018年05月17日(周五)17:00

地    点: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上海南京西路1333号 7号口进入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远教授工作室


  

展览前言:

上海,一个保有世界文化基因的城市,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成为中国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人才密集之地。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以其多元的形态,丰富的内涵著称于世。随着近四十年来国际性大都市的高速发展,艺术领域的繁荣更成为上海城市内涵的提升及创新驱动的重要目标。

  上海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移动”化的天然属性,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不同的印记。而时至今日,在这一隅空间内,艺术家们的思考和创作与“移动”相交汇,生成现当代城市文化的新底蕴。本展秉持“艺术兴市”为基本理念,旨在推介本土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青年艺术家群体,打造具有“国际性、传承性、实践性”的城市艺术品牌活动,从而有效促进上海城市的内涵发展。青年艺术家们源自五湖四海,通过艺术的多样化形式呈现所思所虑,反映自身在这个城市中驻足、生活乃至生存的印记。今日“移动”的瞬间,或将成为未来的过往,我们试图以艺术语言的表现与沉淀,来激活这座城市的文化新象。

第二回“移动”——2018上海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邀约了近60位来自上海不同高校艺术专业的年轻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参展,借助文化兴市之际以展示上海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当代青年艺术新状态。冀望通过“展览与理论批评”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相关研讨会、讲座、读书会等各项文化活动的协同开展,从主客观两方面深入探讨海上当代青年艺术家们的新生态,以“移动”为聚焦点,剖析城市与人、城市与文化的共生关系,从而为上海艺术人才的培养及文化的创新注入更为丰沛的正能量!



-- 下期 · 敬请期待 --

信息来源 |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官网